我们身处的世界瞬息万变。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2014年的咨询报告书《未来就业》(The Future of Work)中估计,今天进小学的孩子,有65%会在未来从事今天还不存在的新工作。[1] 以一支短片讲述世界未来趋势而激起全球讨论的《你知道吗?》(Did You Know?)制作者McLeod, Scott及Karl Fisch则估计,以现有的科技变化速度来看,在四年制的理工学士课程中,学生在第一年所学到的约50%学科知识,在第三年的时候就已经过时。[2]
人类正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简称AI)、机器学习、大数据、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 简称IoT)、立体打印(3D printing)、纳米科技和其他新科技,将会在我们不久的将来带来革命性的改变。科技正以前所未见的方式取代工作。
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在2016年5月报道,苹果手机在中国的制造商富士康,已经在其中一家工厂实行自动化操作,从而取代6万人的工作。[3] 这只是这家巨无霸企业自动化计划的初期阶段,而富士康也只是其中一家正迈向这个方向发展的公司罢了。
机器自工业革命起始就已经在取代人力劳动,但随着电脑功能的发展以及人工智慧和机器学习的崛起,工作被取代的速度正在加剧。
我们现在必须认知到,当今世界,机器人不再只是取代蓝领的工作,因为人工智能的进阶,我们一直以为只有人类才能从事的高智能白领工作也将被取代。自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绰号为“深蓝”的电脑打败了世界西洋棋冠军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后,在其他大多数需要人类智力投入的游戏如《Scrabble》(英语文字图版游戏)、黑白棋,甚至是《危险边缘》( Jeopardy!)中,这些机器也一个个打败最优秀的人类玩家。[4]
2016年,谷歌绰号为“阿尔法围棋”(AlphaGo)的DeepMind系统摧毁了人类智能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围棋比赛中战胜了世界冠军樊麾。要知道历史长达2500年的围棋,是个需要大量技巧,且考验人类智力与直觉的游戏。[5]
既然机器已经有能力在最考验人类智力的游戏中打败最好的人类玩家,那么我们就不难相信,人工智能有朝一日会完全或局部取代那些曾经是复杂的专业,比如医生[6]、律师[7]和股票交易者[8]。
那么青年在不久的将来会面对怎样的工作形态呢? 没有人有肯定的答案。事实上,只要想想我们的世界仅仅十年前的模样——面子书还在草创时期,只有极少数人在用智能手机。像社交媒体经理、社交媒体名人(social media influencer)、优步(uber)司机、应用程式开发者、云端电脑科学家和大数据分析员,这些工作全都还不存在。
要保持竞争力,我们就必须加紧奖励和催动更多的青年,在AI,机器学习、IoTs及相关行业中发展或开创他们的事业。话虽如此,由于技术变化真的太快,最终青年人必须培养的最重要的技能是快速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然而,不仅是经常用来界定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极客经济 (geek economy),青年人可以参与并发展他们的事业。我想在这里讨论其他非极客经济,它们也同样在第四次工业改革有很好的成长潜力。
关爱经济 (Care Economy)
当我们在准备好面对工作被取代的情况(就连白领工作也不例外),我们必须问的是, 人类要如何与聪慧的机器竞争呢?比较直接的答案是人性。
人类的“温暖”和同理心是机器人无法替代的。 关爱经济(Caring economy)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中增长。以照护为主的职业如教师、护士、社工、儿童看顾、老年看顾以及医药与教育行业里的相关专职,短期内都将难以被机器人取代。
国际性会计事务所组织德勤(Deloitte)根据1871年至2011年的英国人口普查数据[9],针对科技取代工作的研究中发现,科技取代了许多以劳力为主的工作,例如清洁工、家庭帮佣、劳工及矿工等,但以关怀照护为主的职业数量却同时上升。劳力职业在整个职场的总份额从1871的23.7%缩小到2011的8.3%,而关爱职业的总就业份额从1871年的1.1%大幅增长到2011年的12.2%。
同样的,即便现在的科技已能取代脑力工作(就像它们取代劳力工作一样),它仍无法满足人类对关系及个人接触的需求。有鉴于此,照护专业将会一直存在,甚至当社会愈来愈富裕和老化时,相关的职业只会愈来愈多。
消闲经济 (Leisure Economy)
还有哪种工作会因机器人智慧提高而产生或增加?虽说我们无法确定各个相关行业的溢出效应 (spillover effect)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科技会增加工人的生产力,进而减少工时。在农业时代,平均的工作时数超过12个小时;到了工业革命过后已经减少至约8小时。在我们踏入人工智能的时代,工时将再进一步减少。
正因如此,人们在放工后的休闲活动将使消闲经济(leisure economy)具有很大的成长潜能,包括艺术、文学、体育、娱乐以及旅游业等领域。
我们的娱乐及文学领域尤其具有莫大的发展潜能。这是因为马来西亚人都通晓不同的语言,而这些语言都是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会讲的,所以事实上我们的娱乐及文学作品潜在市场不只有3000万名马来西亚人,而是所有懂得我们语言的全球三分之一人口。
要开发马来西亚年轻人不容小觑的创意及多语能力,政府应该在电影(包括短片和优管视频在内)、动画、音乐和文学的创作给予特别奖励,并发展有利于这些行业成长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备。除了这些,我们也要协助将这些作品推销到国际市场以充分发挥潜能。
休闲经济的另一个方面我相信我们有竞争优势的是旅游。马来西亚天气好,没有灾难,再加上我们丰富的文化和多元化,确实是游客的好去处。我们的许多小城镇和村庄都是独特的,迷人的,可与世界上许多着名的旅游景点相媲美。马来西亚小城镇和生态旅游的潜力是巨大的,但仍然大大未被开发。
也许现在是时候重新思考,解决农村和半城市地区贫困和低收入问题的办法可能不在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相反,答案可能是通过更好的基础设施,政府援助和奖励以及促销来实现可持续旅游业发展。适耕庄是小镇旅游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从十多年前一个相对无名的农业和渔业小镇发展成为今天的旅游热点。
总结
总而言之,在这个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里,我们不但需要关注科技本身,也必须关注其他因应社会科技发展而有成长潜力的领域。
要在这个世代发光发热,青年必须有创意,最重要的是要快-快速发现机会及快速学习,要记得世界经济论坛创办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的话:“在新世界里,并
不是大鱼去吃小鱼,而是快鱼去吃慢鱼。”
青年就业文章系列
青年就业 (一): 贩卖椰浆饭和当优步司机的年轻大专毕业生
青年就业 (二): 怎样解决马来西亚青年的失业及低度就业现象?
** 这些文章多数内容摘自于我即将出版的书 -- “政治on不on?重燃想像,共创未来。”
资料来源:
[1] Annunziata M and S Biller. “The Future of Work. GE Discussion Paper”. General Electric. 2014 [cited 31 Aug 2017]. Available from http://files.gecompany.com/gereports/image/FutureOfWork_8am.pdf
[2] McLeod, Scott, Karl Fisch. “Shift Happens”. [cited 31 Aug 2017]. Available from https://shifthappens.wikispaces.com
[3] Jane Wakefield. “Foxconn replaces '60,000 factory workers with robots'”. BBC. 25 May 2016 [cited 3 1 Aug 2017]. Available from http://www.bbc.com/news/technology-36376966
[4] Cade Metz. “In a huge breakthrough Google AI beats a top player at the game of GO”. Wired. 27 Jan 2016 [cited 31 Aug 2017]. Available from https://www.wired.com/2016/01/in-a-huge-breakthrough-googles-ai-beats-a-top-player-at-the-game-of-go/
[5] 同注4。
[6] Brian Ahier. “Fact or Fallacy: Could Artifical Intelligence Replace Doctors? ” HealthTech. 15 May 2017 [cited 31 Aug 2017]. Available from https://healthtechmagazine.net/article/2017/05/fact-or-fallacy-could-artificial-intelligence-replace-doctors
[7] Dan Mangan. “Lawyers could be the next profession to be replac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NBC. 17 Feb 2017 [cited 31 Aug 2017]. Available from http://www.cnbc.com/2017/02/17/lawyers-could-be-replaced-by-artificial-intelligence.html
[8] Adam Satariano. “Silicon valley hedge fund takes on wall street with AI trader”. Bloomberg Technology. 6 Feb 2017 [cited 31 Aug 2017]. Available from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7-02-06/silicon-valley-hedge-fund-takes-on-wall-street-with-ai-trader
[9] Tom Rafthery. “What jobs will still be around in 20 years? Read this and prepare your future”. The Guardian. 26 Jun 2017 [cited 8 January 2018]. Available from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17/jun/26/jobs-future-automation-robots-skills-creative-health